任何一个主力操作一只股票,必然经历吸筹、洗盘、拉升、出货等阶段,尽管手法巧妙、动作隐蔽,甚至为了逆转技术指标,收盘时刻意调控股价走向,但是,量价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客观地揭示主力意图。跟踪主力动向,适时逢低介入,先于主力出货,是波段操作高手战胜主力的杀手锏,也是散户投资者的必修课。
吸筹阶段,主力必然要压低买价,无论主力如何掩饰,也难以掩盖筹码集中度趋高的本质。通过15分钟、30分钟、60分钟分时图,我们可以观察成交量的变化,了解筹码集中情况。成交量堆积程度是判断主力建仓成本的重要依据。那些刚刚突破历史上重要套牢区、并累积成交量、股价创出历史新高的个股,就非常值得关注。因为,后市如果没有较大的上升空间,大资金是不会轻易为场内资金解套的。主力在某一区域累积成交量和换手率越高,主力筹码积累就越充分,未来股价上扬空间也越大。
洗盘阶段,K线组合往往表现为大阴线不断,小阴线连绵,看似主力在大肆出货,其实不然。稍加观察便不难发现,出现巨量大阴时,股价很少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,短期移动平均线对股价构成强大支撑,主力低位回补的迹象相当明显。作为研判成交量变化的主要指标OBV、均量线同时会出现明显的特征,即伴随巨量大阴的出现,5日、10日均量线始终保持向上运行,股票交投活跃,说明主力一直在增仓,后市看涨。
拉升阶段,成交量量化指标OBV始终保持向上,股价在高位振荡,即使瞬间回落,也会被迅速拉起,并创出近期新高,这说明充沛的量能已为股价的大幅拉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。实践证明,通过K线组合,分析主力的筹码集中度,是判断主力意图的有效手段;放量上涨、缩量下跌就是对量价关系最简洁、最直观的概括。恰当地使用这一技术,有助于我们捕捉更多成功的机会,至于在吸筹、洗盘还是拉升时介入,应当视资金状况和个人偏好而定。
评论